马说教案,马说教案设计教学反思
发布时间:2025-03-06 09:22:52 问答
《马说》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的一篇著名散文,通过对马的比喻,表达了作者对人才被埋没的愤懑之情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。小编将结合教学实践,探讨《马说》教案的设计与教学反思,以期提升中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。
1.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改革
()网络环境下为中学语文教学的方式、方法以及教学模式的变革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,在中学语文的教学改革中发挥了显著的优化功能。 ()它改变了学生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始终处于被动学习地地位,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自主学习空间。学生任意点击任何相关资源,进行自主探究,提高了学习的主动性和兴趣。
2.教学目标与重点
()一、教学目标
()1.知识与技能目标: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并准确读写文中的重点字词,如“祗”“骈”“槽枥”“食”等,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和虚词的含义及用法,如“之”“于”“其”等,能够流畅地翻译全文。
()2.能力训练点:训练学生的口译能力,训练学生分析理解文章,概括中心的能力。
()二、教学重点
()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及写作方法,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。3.教学设计
()《马说》教案设计
()1.通过学生齐读、教师正音、学习小组合作扫除字词障碍,使学生读准、读懂课文。
()2.通过对课文内容“说、辨、议、想”的合作探究过程使学生感悟课文的深层含义。
()3.引导学生通过对比阅读,理解托物寓意的写法。4.教学反思
()《马说》教学设计及反思
()1.积累文言词汇,虚词“也”的用法,另有“其、之、而、以”,增强文言阅读能力。(重点)
()2.在把握文章中心的基础上,了解托物寓意的写法。(重点、难点)
()3.通过学习,认识封建社会人才被埋没的根本原因,理解作者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。5.教学目的与启示
()教学目的
()1.理解短文《马说》所阐明的深刻道理,了解作者对古代封建统治者压抑、摧残人才的不满之情。
()2.掌握短文中的主要实词和虚词,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。
()3.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,对封建社会的人才政策进行反思。
()教学启示
()通过《马说》的教学,我们可以看到,优秀的文学作品不仅是知识的传授,更是对学生思维和情感的熏陶。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引导学生深入思考,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。6.课时安排
()课时安排:二课时
()第一课时:学习课文,扫除字词障碍,理解文章内容。
()第二课时:分析文章写作方法,引导学生思考,反思封建社会的人才政策。- 上一篇:衬塑管道厂家,衬塑管道报价
- 下一篇:联想外接键盘如何设置